库切中国行—文艺社库切访华系列宣传综述

发布时间:2013-05-17

 

库切中国行—文艺社库切访华系列宣传综述

《库切作品集》独家推出

十年前,浙江文艺出版社签下J.M.库切的著作版权,那时他还没有得诺贝尔文学奖,很多读者也不知道库切为何人。

十年间,文艺社多次邀请库切来中国进行读者交流都未果,因为想让半天都难得吐出一个字的库切出来进行公开活动,几乎是一种奢望。

但是,这次,很意外,库切来了!他真的来了!

库切访华期间,其最新的长篇小说《耶稣的童年》在中国上架, 与英文版全球同步出版。这部新作也是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最全的简体中文版《库切作品集》中的一本。

中澳之约——第二届中澳论坛

J.M.库切此次访华,主要是参加42-3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澳文学论坛”。早在20118月,莫言、张炜、李洱、盛可以、赵玫等中国作家代表就团访悉尼,参加了为期三天的首届中澳文学论坛,当时库切作为澳洲作家的代表也参加了活动。这次的“第二届中澳论坛”正是作为该项文化活动的延续。

本届论坛以“文学与包容”为主题,库切带队的澳大利亚作家代表团,与去年诺奖得主莫言领队的中国作家代表,分别就文学的传统与现代性、诺贝尔文学奖及其意义、文学的本地化与世界性、文化包容、文学体裁等议题展开丰富、热烈的讨论。

最受人瞩目的当属论坛首日进行的、对“诺贝尔文学奖及其意义”的主题演讲。在这场被库切认为是自己“最后一次”的讲话中,他表示诺贝尔奖“不一定会颁给那个时代客观意义上伟大的作家,而更倾向于选择与诺贝尔意识形态接近的作家”。虽然诺贝尔文学奖多年来希望给获奖者贴上“理想主义”标签,但他却列举了包括奈保尔、耶利内克在内的三位非理想主义的获奖作家。莫言则对得奖前后进行了剖析,他眼中的诺贝尔文学奖更像一面哈哈镜”,照出了世态人情,也照出了他自己。莫言也对作家的身份选择、现实担当等问题做出回应,他说:“写作也是一种发声,甚至是更重要的发声。文章改变不了的现实,难道简单说两句话就能改变吗?

论坛最后一日,库切和莫言分别朗诵了个人作品《生死疲劳》和《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至此为期两天的第二届中澳论坛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落下帷幕。

 《耶稣的童年》:“这本书足以让你无法自拔”

配合库切此次访华,其最新作品《耶稣的童年》简体中文版也赶工提前出版,几乎与3月的英文版全球同步发行。

新作主要讲述了一个奇特而神秘的故事:一名寂寞男子,一个天才儿童,远渡重洋来到陌生国度,他们被抹除记忆,篡改身份,同另一位不相干的女子组成“偶合家庭”,开始全新生活。小说带有喜剧性的惊奇和震动,叙事织体仍是库切式的稠密,包含“新生活”所指涉的形而上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母题。《每日邮报》称赞该作品是“库切这十几年来最好的作品”,认为“库切的寓言,带有卡夫卡的质感”,业界也猜测该作品将是2013年布克奖夺奖热门。目前其英文限量版售价就高达150英镑。美国文化生活指南网盛赞《耶稣的童年》为2013年最受期待的图书,其推荐语是“请务必推掉明年4月的一切计划,这本书足以让你无法自拔。”

2003年库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其身份其实已经从“南非作家”变成“澳大利亚作家”,《八堂课》和《慢人》正是库切澳大利亚阶段的起点,通过伊丽莎白·科斯特洛这个虚构的澳大利亚作家描写澳大利亚,通过保罗·雷蒙特这个富于澳大利亚文学特色的人物探讨移民生活。这些作品并未脱离后现代创作意识,但是以公民身份关注澳大利亚现实,表现“新移民”的情感和社会关系,这是库切之前的创作中未曾出现过的,跟描写南非的那个“局外人”阶段判然有别。《凶年纪事》是由两个移民——JC和安雅讲述的故事。《耶稣的童年》无疑又是他移民写作的继续。                          

其实,早在十年前,浙江文艺出版社就开始引进库切的作品,十年间已陆续出版包括新作《耶稣的童年》、自传体小说三部曲(《青春》《男孩》《夏日》)、《等待野蛮人》、《彼得堡大师》《慢人》《八堂课》《幽暗之地》《内陆深处》《福》《凶年纪事》等14部作品。今年,浙江文艺将14部作品重新改版装订,集结推出,浙文版《库切作品集》可谓库切迄今最全简体中文版作品集。

沉默的发声者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矛盾”作家。194029日,他出生于南非开普敦,却总幻想自己是真正的英国人,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毕业后离开南非去了伦敦,做了一段时间的计算机程序编制员。后来在美国攻读文学博士。1973年因反对越南战争游行被捕后,离开美国,回到南非。2002年,又移居澳大利亚,加入澳洲籍。曾以《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耻》两度获得英国布克文学奖。有意思的是,在2003年夺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南非几乎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库切是第一位两度获得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的作家。2003年,库切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如此评价其作品——“以结构精致、对话隽永、思辨深邃为特色……对当下西方文明中浅薄的道德感和残酷的理性主义给予毫不留情的批判”。在此之前,除布克奖外,库切还曾荣获南非最重要文学奖——CAN奖、法国费米娜奖、以色列耶路撒冷奖等。其文字简洁而富有穿透力,行文一气呵成,可谓简约深刻与可读性合二为一的典范。

媒体声音

“库切是当代文学真正的大师,不论是文本风格,还是思想深度,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悲悯、丰厚而又有节制……他用文字逼迫着读者重新去审视,冲击那些早已形成的固有偏执。”                                                        ——《北京晨报》

“库切根本就不愿意解读自己的小说以及小说里的人物,他曾经说过‘如果有一个更好的、更明晰的、更简短的话语就能表明小说想要表现的内容,那为什么不直接就拆毁小说呢?’……内省式的、节制式的库切,才是人们意料之中他应该有的样子。”

——《新京报》

“沉默有一种后发之力,会让人感到紧张,库切确实有这样的功力……理解库切,我们可以借用此次中澳作家研讨过程中,莫言的一句话:‘我认为作家最好的状态就是独往独来,才可能冷眼旁观,才能洞察世态人情,才可能创作出好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中华读书报》

评《耶稣的童年》为2013年最受期待的图书,推荐语是“请务必推掉明年4月的一切计划,这本书足以让你无法自拔。”                          ——美国文化生活指南网

   “虽然有些地方哲学性太强,但《耶稣的童年》意外地回到了库切早期的寓言式风格。” ——英国《卫报》

 

J.M.库切

库切和莫言库切与《库切作品集》库切与读者

库切与译者文敏、责编曹洁中澳论坛库切发言中澳论坛上库切的演讲

 

 


浏览量:477